首页

婉慈Icon足

时间:2025-05-29 22:04:06 作者:当外籍友人遇见青城:开启一场穿越文物与奶香的文明对话 浏览量:43078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29日电 (记者 陈峰)5月29日,由呼和浩特市外事办主办的“你好·呼和浩特——感知青城文明互鉴”外籍人士参访活动举办。来自蒙古国、加纳、贝宁、乌克兰等5国的20余名外籍专家、教师及留学生在呼和浩特市开启了一场文明探索之旅,沉浸式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图为“你好·呼和浩特——感知青城文明互鉴”外籍人士参访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陈峰摄

  参访团首站走进呼和浩特博物馆的《钟表联展》及《陶瓷珍品展》,感受中外文化工艺精粹。在钟表展中,重点观赏了来自故宫与承德避暑山庄的66件中西合璧钟表珍品。这些展品不仅涵盖18到19世纪中西方顶尖工艺,更展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交融。

图为外籍人士参观《钟表联展》。中新网记者 陈峰摄

  乌克兰留学生安吉丽娜举着手机在钟表展厅穿梭拍照,兴奋地感叹:"这仿佛是《胡桃夹子》的童话世界,这种场景令人着迷!"来自蒙古国的马纳拉苏荣则对一款能同时显示阴历和阳历的古钟表着了迷:"太神奇了,它不仅能看时间,还能显示月亮的阴晴圆缺,古人的智慧超出想象。"

  在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中外雕塑作品的创意碰撞让参访者频频驻足。而"青城一号奶站"的品鉴环节则征服了大家的味蕾,让加纳留学生帕扎米拉不禁感叹,"这里的食物美,人更美。

  据了解,“你好·呼和浩特”外籍人士参访活动是呼和浩特市自2023年起重点培育的外宣品牌,累计吸引蒙古国、俄罗斯、美国、加纳等32国百余名外籍友人参与。从标杆企业到历史地标,从非遗手作到生态治理成果,五宜城市的魅力正在被世界看见。

图为外籍友人驻足观看雕塑作品并拍照留念。中新网记者 陈峰摄

  在呼和浩特市生活了6年的马纳拉苏荣细数变迁:"青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初来的时候还没有地铁,现在高架桥联通着城市,让交通非常便利。"

  来自贝宁的留学生诺琳则用中文认真说道:"在这里我学会了最难的中文,爱上了草原和美味的包子,明年毕业后我想留在这儿。"(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世界说】澳媒:美国充斥枪击的一天是何模样?一切都很美好,然后枪声骤起,节日庆祝总与枪支暴力相伴

检方分别对周军、韩云平、李超、汤祚国、郑子记决定逮捕

4.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回港规避或者绕道航行等积极应对措施,工地注意遮盖建筑物资,妥善安置易受暴雨、风雹影响的室外物品;

中新健康 | 直播带货产品涉嫌虚假宣传 董宇辉又被“打假”

东区各界协会会长温俊文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5年辉煌历程。他表示,以歌声传情,以歌词达意,音乐是传递对祖国热爱的重要方式。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展示推广文化东区,增强社区凝聚力。

黄茅海跨海通道12月11日15时通车试运营

攀登珠峰一直被视为人类勇气的象征。极寒的天气、缺氧的环境、漫长的道路,还有复杂多变的路况……每走一步都需要付出比平时多数倍的艰辛,只有勇者才敢面临这样的挑战。

国话首演契诃夫经典《三姐妹》 青春群像闪耀理想之光

中国和塞尔维亚是历经风雨、患难与共的“铁杆朋友”。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在塞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我这次访问塞尔维亚,就是希望同塞方一道,通过深入交流和广泛协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中塞两国和两国人民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做永远的朋友、真诚的伙伴。”时隔8年,习近平主席即将再次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必将进一步拉紧两国和两国人民友好的纽带,推动中塞关系迈上新台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